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而计算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生计算时正确率、灵活性的高低。因此,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它学科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一、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当前问题简析现在的孩子学口算速度较慢。按新课标的要求出题,10 分钟内,完成 80 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但是当遇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速度就会变慢。极个别学生还会忍不住数手指节。听算,除个别优生能冲口而出,大部分学生都要思考一下,才会说出得数。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们最近的 80 道口算过关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做对的只有十几、二十几人,竖式计算中,看错数字、抄错数字、写错计算符号、不小心搞错计算顺序、不会算或用错口诀等现象,是导致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计算能力下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去追问和探讨。二、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思考。低年级许多数学上的差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计算不过关。一旦计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很自然就上来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计算上会存在这么多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1.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学生多数在生活上依赖性很强,迁移到学习中,学习就缺乏主动性。作业完成了,就变成甩手掌柜,是对是错依赖家长的检查。而且,低年级学生做计算题时,多数习惯提笔就算,抄错数字或计算符号的现象很普遍。虽然一再强调做完题要注意检查,但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去检查,更不用说细致分析了。因此,看错题目、抄错题目,把数字看少了或看大了,记错了口诀等就常有出现。这种粗心做题的陋习以及做完题不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就造成计算正确率不断下降。2.当今的小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受不起挫折。我们都知道,现今社会人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小学生也如是。他们普遍都只能接受表扬,一丝的批评,一点的挫败都会让他们消沉、气馁。在日常的练习中,当他们算慢了,错多了,就很容易产生害怕、不耐烦、厌学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他越想算好算快,就越紧张,一紧张就忙乱,一乱就更加不知怎样算,随便写或者就依赖数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