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残疾儿童应给予特别地关心、理解和支持。近年来的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工作实践表明,早发现、早救治,能够实现残疾儿童早康复、早回归。因此此项工作被誉为“抢救性工程”。要采取有力举措,促进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健康持续发展。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把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纳入我省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按需布局。制定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保障专门政策,出台对于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扶持政策,做到公办、民办机构一律公平对待。省发改委的年度项目计划库中设立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教育、卫生、民政、财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制订年度计划时预算设立扶持残疾人康复教育服务机构发展专门资金、人才支持计划。通过典型示范、表彰奖励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残疾人康复教育机构建设。二要充分激活公办和民办机构的建设活力。加强行业组织领导。教育、卫生、民政、财政、人社、残联等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负责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的资质认定、行业指导、工作监管、绩效评估和奖惩考评等工作。明确机构职能定位。支持康复教育“一体化”机构发展,针对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要求,设定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达到标准的,颁证许可。有情操作分类扶持。对拥有办学、办园或办院许可证的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同等享受公共政策。对暂不完全具备办学、办园或办院资质和条件,且又实际承担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责的机构,在管理规范、确保安全前提下,适当放宽门槛条件。三要充分营造吸引专业人才队伍的栓心留人环境。保障同等权利。通过制定专门政策,保障民办机构从业人员与公办机构从业人员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表彰奖励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机构从业人员同等的权利。扩大专业人员队伍。从“公益岗位”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康复技师就业岗位,面向社会招用一批专业医护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作为残疾康复人员,定向充实到基层和一线。提高专业服务能力。依托驻地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联合培育残疾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在师范类学院、医学院或职业培训学校设立残疾人康复专业,建立专业培训基地,着力提高康复服务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四要加大财力投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加大省级资金投入。鼓励各市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制定补贴标准,叠加补贴资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