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含义及历史放管服改革含义及历史一、"放管服"改革是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国务院每年都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放管服"改革作出部署,不断将"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放管服"的内涵也随着改革深入不断丰富和拓展。那么,"放管服"改革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要求?从这项改革的背景、高层论述和实践经验看,"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主要是指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简政放权就是以减少行政审批为主要抓手,将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交给市场、企业和个人,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放管结合就是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 "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服务就是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放管服改革含义及历史对于"放管服"改革的内涵要求,可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认识。从内容上讲,"放管服"改革就是要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解决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市场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只有定位科学,才能使政府和市场在各自领域发挥好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就在理论上明确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交给市场、企业和个人,凡是市场机制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另一方面,通过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该由政府管的事管好管住,在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政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