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比较1 己内酰胺发展历程➢1899 年,德国学者 S.Gabriel 和 T.A.Mass 首次加热ε-氨基己酸获得了己内酰胺。未工业应用。➢1900 年,O.Wallach 利用贝克曼(Beckmann)重排转位反应,在硫酸中加热环己酮肟获得己内酰胺。➢1937 年,德国 I.G.Farben 公司 P.Schlack 开创了己内酰胺生产和应用的新纪元,以氨基己酸盐为催化剂,使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聚合体纺得纤维的商品名为 Perlon.➢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建设了一些工业装置,生产聚酰胺 6 纤维,主要用在军事工业上。(采用苯酚为原料加氢制的环己醇,再脱氢得环己酮,再和羟胺硫酸盐反应生成环己酮肟,转位生成己内酰胺)➢二次大战后,I.G.Farben 公司公开技术,各国的公司纷纷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 1960 年,世界己内酰胺产量达到 180kt。➢50 年代后期,陆续开发了多种己内酰胺生产工艺。随着石油苯的快速发展以苯为原料,加氢制得环己烷,氧化得环己醇、环己酮的工艺成为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方法。2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己内酰胺生产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 4 类:(1) 苯加氢制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再与羟胺肟化生成环己酮肟,经 Beckmann 重排得己内酰胺。(2) 苯酚加氢制环己酮,经肟化、重排得己内酰胺。(3) 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加氢的环己烷羧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4) 环己烷与亚硝酰氯发生光亚硝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经 Beckmann 重排得己内酰胺。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表所示: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生产工艺苯酚法(传统法)环己酮羟胺法(根据羟胺生产工艺可分 为 三种)硫酸羟胺法(HSO)生产原理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环己醇脱氢成环己酮氨氧化制氧化氮,氨水依次吸收二氧化氮、氧化氮得到羟胺二磺酸盐,经加热水解即得硫酸羟胺。厂家德国 I.G.Farben 公司美国霍尼韦尔日本宇部兴产公司衢州巨化优势劣势在副产经济价值较低的硫铵,大约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4.4t硫铵。技术成熟、运转稳定,易操 氨消耗大,副产硫铵多,1t己内酰作;不需要贵重金属催化剂胺同时副产4.4t硫铵;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1)工艺路线长,设备投资大;(2) 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中不副产硫酸铵,仅在贝克曼重排过程中1 t己内酰胺副产1.8t硫酸铵使用贵金属生产成本高;副产硫铵 2.32 吨/吨磷酸羟胺法(HPO)氨氧化制得 NO 和 NO2,被磷酸、硫荷兰DSM 输出技术荷兰DSM公司开发的工艺铵及硝酸铵的混合液吸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