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几种常见案件的证据规格提出一些要求,实践中由于案件的复杂程度不一,现所提出的证据要求不一定涵盖所有案件情况,应由办案人员视具体工作情况酌情考虑。对于其他未列举的案件证据可参照以下的证据要求进行工作。( 一 ) 故意杀人案件1 、被害人陈述或目击及知情人的证明,由办案人员就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询问笔录,从中获取案件的有关证据。2 、通过询问案发现场的邻居、过路群众、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家属、亲戚朋友等,获取案发前后的情况。3 、现场勘查,包括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提取现场遗留物及有可能与侦查有关的物证、书证,复查现场的照片及笔录。4 、法医、技术鉴定(1) 解剖被害人尸体。确定死者死亡时间、血型、伤口位置 ( 包括受损伤程度及由何凶器形成 ) 、致死原因; (2) 被害人受伤情况。包括受伤程度、形成原因、与凶器比对检验、鉴定记录、结论,提取被害人病历; (3) 精神病患者应当由指定的医院做出鉴定; (4) 与案件相关的技术鉴定材料。包括血型、毛发、唾液、指纹、足迹、遗留物、痕迹、排泄物、毒性等检验都应作出详细的鉴定报告;(5) 作案工具的鉴定材料。如刀的长短、宽度与伤口的比对鉴定,枪杀案件的子弹、弹道、弹壳的鉴定;(6) 尸体腐烂或碎尸的,应作颅像重合鉴定或 DNA 同一认定。5 、作案工具。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遗留于现场的凶器,如刀、匕首、斧头、棍、棒、毒物、爆炸物,交通、通讯工具等实物和照片( 刀、匕首的照片放比例尺 ) 。有辨认能力的,由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知情人辨认凶器,制作辨认记录。6 、讯问犯罪嫌疑人。(1) 问清杀人动机,如仇杀、奸情杀人、图财杀人、义愤杀人、流氓杀人等,并进行查证核实; (2) 问清作案手段,确定是刀杀、电击、溺水、活埋或闷死 ( 伤 ) 、勒、掐、冻死 ( 伤 ) ,还是利用交通工具撞死 (伤 ) 、毒死 ( 伤 ) 、注射药物致死 ( 伤 ) 等; (3) 问清作案时间、地点、作案的事实情节,如实施过程中的细微情节,处罚时可减轻或加重的情节,以及旁证情况等;(4) 有同案犯的,应问清如何预谋、分工、实施犯罪的,在作案中的具体行为及应负的责任; (5) 凶器下落及来源。7 、被害人死亡的,应调取被害人户口,证明身份。8 、其他证据材料。包括犯罪造成的后果,如财物损失、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如来往关系、经济关系、亲属交往、亲情、奸情、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