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流程设计方案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2.培育幼儿运用工具实践操作的能力。3.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体验测量的乐趣。活动准备:1.探究材料:吸管、小棒、筷子等。2.记录材料:幼儿人手一份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块桌布,引导幼儿猜想桌布的长短。老师:“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我还需要再来裁几块这样正方形的桌布,但我还不知道这块桌布的边到底有多长,所以今日就请小铺来帮我量一量这桌布的边有多长?”2.引导幼儿讨论用吸管测量桌布的正确方法老师:“你想到用哪些工具来量这块桌布呢?(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其实量桌布可以用很多的工具,今日我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根一样长短的筷子,请你来量一下这块桌布的边有多长?”老师:“请你们想一想,试一试,只有一根筷子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量?并且把你量的次数的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纸上。”3.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并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1)幼儿讲解自己测量的方法。老师小结:从头开始量,量一下在末尾做一个记号,然后再从这个记号接着量,中间不能留缝隙,这样才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量一次数一次,量了多少次就代表桌布有多长。(2)老师:那我们来看看,我们用一样长短的筷子测量了桌布,次数是多少?你从这张表里发现了什么?第 1 页共 2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小结:同样长短的同一工具在测量相同长度的东西的时候,它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二)探究、测量。请幼儿观察各种测量工具,引导幼儿比较各种测量工具的长短。(1)老师:“等一会我们还要来量,还是这块桌布,但请你们要换工具了?换什么样的工具呢?换了工具后测量的结果会怎样呢?在测量前我们先看一下记录表。”(2)老师介绍记录表。(3)幼儿第二次操作。幼儿选择两种长短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老师重点指导测量有困难的幼儿。(三)分享、沟通。1.引导幼儿展示记录单,请幼儿沟通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老师:“你刚才用的是哪种工具来测量的?短的测出来时多少?长的测出来时多少?”2.老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记录单,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老师:“看看你的记录表,再看看黑板上大的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测量相同长度的东西,用的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用的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少。(四)游戏:量一量老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假如量黑板,你想量的次数多一点该用什么工具?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