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复习一、填空题(一)Chapter11•软件设计模式通常包含 4 个基本要素:模式名称、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效果。2.软件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架构模式、设计模式、习惯用法。3•软件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经验的总结,是对软件设计中特定环境下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的、经过验证的、成功解决方案的描述。(二)chapter51•早在 1968 年,计算机领域的大师 Dijstra 指出:项目规模越大,其整体架构就越重要。2. 软件体系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构件、连接件、约束3. 对软件质量的关注正是软件架构师与一般的软件设计师的不同之处,一般的软件设计师主要关注软件功能的设计,并要遵循架构师给出的设计准则。4. IEEE1471-2000 标准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系统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之间以及运行坯境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系统设计及演化时应遵循的原则”。(三)chapter21•创建型软件设计模式是解决_ 对象创建机制 _ 的设计模式。2•创建型软件设计模式的两个主导思想:封装了系统使用的具体类的知识,隐藏这些具体类的实例被创建与结合的细节。3•简单工厂方法模式的特点是仅仅有一个具体的创建者类,并且在此类中包含一个__静态工厂方法。4■生成器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允许用户通过制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5. 单例模式 是指确保一个仅有一个唯一的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6. 在单例模式中,为了防止客户程序利用构造方法创建多个对象,要将构造方法声明为private ( 或私有)类型 。(四)chapter31. 结构型软件设计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不同的类和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大或者更复杂的结构体。2. 组合模式指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该模式使得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3•适配器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4. 类适配器模式通过继承的方式改变已经存在的接口而形成新的接口,使之适合客户类调用的需要;对象适配器模式使用调竝者聚合的方式选择调用多个类中的方法,形成新的接口。5. 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都是为了设计新的接口而存在。它们的区别在于:适配器模式是转换接口,外观模式是简化接口。(五)chapter41. 行据软件设计模式解释对象之间是怎样进行交互的。2. 迭代器模式能够提供一种方法按照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所有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