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习方法指导§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初一年级,刚刚经历过“小升初”转折,小升初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转折,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的转折。从小学到初中,无论从身体、心理、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对学生来说,这些变化是感性的,是需要家长帮助和引导的。据统计,从小学升到初一,约有 30%的学生成绩会下降、不同程度上出现厌学情绪;约有 52%的学生反映不会学习,到初二“爬坡”时出现困难;只有 18%左右的学生可以顺利地适应中学的学习。那么,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方面,会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呢?关键词:不同阶段、不同方法一、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上的变化小学阶段初中阶段1以语文、数学为主,知识侧重于记忆,在学习方法上,只要听讲就可以。科目增多,以理解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学习方法上除了要求听懂外,强调总结,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2小学要求会答问题即可初中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3小学知识量小、集中,知识难度跨越度小初中知识内容增多,阅读信息量大,难度剧增,梯级式的知识跨越4小学老师主要教学生直观的认识,侧重于形象思维。初中老师侧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5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初中则注重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小学阶段思维特点(单向、线中学阶段思维特点(多元、发6小学科目少,学习轻松,考前复习不是被所有人重视;初中科目多,系统性强,授课进度相对比较快,要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考前不复习就会出现问题。7小学考试时,试卷基础题、中度题和难题的比例是:8:1:1(低年级为 9:1)初中考试试卷基础题、中度题和难题的比例一般为:7:2:1 或 6:2:2。8小学知识侧重于基础。在思维方面注重单向思维、线性思维。初中时,抽象思维比重加强,侧重于思维的应用,思维与基础并重以小学、中学的作文为例来看:二中小学思维的特点、小学的思维是线性思维、单向思维,到了中学,更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这一点表现在作文上比较突出,例如针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妈妈》中小学不同思维在审题构思的角度上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来:小学阶段,如果我们问学生这个作文题怎么写时,学生普遍的回答是:“我先写写妈妈的外貌、再写一件事儿,然后……”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就像是糖葫芦一样是单向的、线性的。中学阶段,同样是《妈妈》这个作文题,在写作时,妈妈则可以不仅仅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