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采集】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入院后 24 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4)家族史;(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7)其它药物服用史。【体格检查】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3.行心、肺、腹部检查;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 线、UCG、必要腹部 CT 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诊断】根据 1978 年 WHO 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 1964 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 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1. 凡舒张压持续超过 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2. 凡舒张压持续在 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3. 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 1992 年 WHO 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65 岁以上:确定高血压 SBP>21.3Kpa(160mmHg)或 DBP>12.0Kpa(90mm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SBP18.6〜21.3Kpa(140〜160mmHg)DBPV12.0Kpa(90mmHg)治疗原则】1. 凡舒张压在 90〜100mmHg 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 4 周。2. 凡舒张压在观察 4 周未测得〉95mmHg 者:药物+非药和治疗。3. 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 135/85mmHg 以下,对于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 140〜150/90〜100mmHg 即可。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1.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不高者--以血管扩张剂为首选;2. 血压高,伴有浮肿者--以利尿剂为主;3. 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增高者--B 或 a 阻滞剂+血管扩张剂;4•血压增高伴有心率增快者--B 阻滞剂为主;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采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