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均衡器)的调节方式 用MP3 数码随身听设备欣赏音乐和在电声乐队弹琴的朋友都常会接触到EQ(equalizer/均衡器)——这是调节音色的最常用利器。这次我来介绍EQ 的一些常识。 利用均衡器,我们可以获得播放器或者电声乐器更好的声音表现,我们拿iriver 和iAUDIO这两个著名的MP3 播放器品牌常给产品设置的均衡器来分析,虽然许多播放器的自定义EQ都是分为5 个频段可调,但频点划分和调节级别不同,iRiver 的XtremeEQ 分为五段:50Hz、200Hz、1KHz、3KHz、14KHz,每段有 10 级(-15dB、-12 dB、-9 dB、-6 dB、-3 dB、0 dB、+3 dB、+6 dB、+9 dB、+12 dB、+15 dB)可供调节。而 iAUDIO 的可调频点则是60Hz、250Hz、1KHz、4KHz、12KHz,每段有 +0db ~ +12db 这12 级可调。频点对音效调节起重要作用。我们看看 EQ 各频段的特点: 1.20Hz~60Hz 低频底部,这一段的提升能让音乐下潜深沉,强劲有力,低音很响很澎湃,如怒雷轰隆。这个低频适当则显得音乐丰润,过分推这个段会令低音混浊不清,低频响应较差或者无法承受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会出现爆破音。 2.60Hz~250Hz 这段也是音乐的低频部分,但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这两段会使声音单薄。 3.250Hz~2KHz 这段包括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 600Hz、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 3kHz 提升过多会听起来人声好像口齿不清,唇音难以分辨。如把 1kHz、3kHz 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再提升这一段。 4.2KHz~4kHz 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3kHz 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5.4kHz~5KHz 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 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 左右提升 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 3dB。 6.6kHz~16kHz 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几段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不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时声音变得清晰,但声音不宏亮。 根据不同音乐作品风格和个人需求,我们可以把 EQ 随时改变,从而达到最佳的聆听效果。 由于房间的共振特性,吸声材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