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共计 22.5 分,每题 2.5 分)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A. 正确B. 错误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A. 正确B. 错误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A. 正确B. 错误4、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A. 正确B. 错误5、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A. 正确B. 错误6、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A. 正确B. 错误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A. 正确B. 错误8、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A. 正确B. 错误9、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 1A. 正确B. 错误二、单选(共计 77.5 分,每题 2.5 分)10、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 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A. 扭转效应B.鞭端效应C. 共振D.主体结构破坏13、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具体表达是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其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 0.1s~Tg 之间时,反应谱曲线为( )A. 水平直线B. 斜直线C. 抛物线D. 指数曲线14、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层剪力墙结构15、《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 )A. 80%,且不宜小于 70mmC. 60%,且不宜小于 70mmB. 70%,且不宜小于 70mmD. 90%,且不宜小于 70mmB. 单层框架结构C. 单层厂房结构D. 多16、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建筑物类型B. 离震中的距离C. 行政区划D. 城市大小17、抗震设计时,下列( )结构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A. 侧向刚度不够B.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C. 局部收进的水平方向的尺寸不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