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faE a fa ,其中ζa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5、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fVE N fV ,其中 f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6、剪压比:剪压比为V/fcbh0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波和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勒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8、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 IV 类。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1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 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11.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 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1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