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摘要]在整体性视野中探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问题,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一般理论和整体性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从目标体、内容、方法、途径、担当、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实现各部分之间然的有机联系,以发挥整体功能。[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整体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4—0162—02一、问题视域的思索: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转型的诠释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中转型成为学者探寻的前沿问题,其基本逻辑是在问题的思索与探究中构建转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为了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新形象的展现,社会与组织、个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前瞻性思考,而纷纷将转型、变革、现代性等概念内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以此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自我确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中的不平衡性、滞后性、制度建设的虚拟化等突出问题不断浮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转型的思考显得更加的迫切与渴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它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完整发展的基本精神。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削弱或破坏思想政治教再过程的完整性,正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过程〔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因素虽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但它们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整体的一个部分,或者说它们是一种有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也必然在其转型中显示出极强的联接性。综合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转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第1页共4页过程中,以实践为基础,遵循一定的方法、步骤、顺序和操作规范,完成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是为适应现代社会而进行的以实现自身现代化为目标、体现人本化和科学化特征的整体性结构转换。在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方法、载体、环境、结构和过程为基本内容的整体转型,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集合形成系统的运作模式,具有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因而也就具有了整体意义的独立价值。在这里,整体性转型它是一个整体运作方式的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中各个层面的有机联系。简言之,是基于一种运作机制而链接起来的方法,载体、环境、结构和过程的总集合。内部各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区分,也密切配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应有之义与本质所在。二、实然与应然:社会变迁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转型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于社会基础和历史时代条件,而且这种决定具有根本性、宏观性的意义。因此,无论是评价还是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对时代条件的基本变迁进行深入思考、基本把握,如此,才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大趋势。一方面,从社会结构特点看,即是由国家全面统制、存在个人人身依附关系的时代,进入到自主意识彰显、个性得到宽容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成为政治统治、经济服务与人格塑造中的一个非强制性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结合,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发挥根本保证作用。随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天然脆弱性的突现,引起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性与合理性的质疑。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阶段看,即是由受教育者信息来源匮乏、被动接受灌输的时代,进入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信息资源占有话语权、身份平等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式开始出现“异化”的趋势。有可能沦为只会空谈、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无情物”,没有特色、缺乏定位的“无面物”、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无用物”〔2〕。三是从社会治理理念看,即是由官僚色彩严重、崇尚权力的时代,第2页共4页人们生活进入到民主意识凸显、法眼观测天下的时代。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传统的合法性论证,及对教育地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