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推进重大项目监督工作如何有效推进重大项目监督工作当前,各地纷纷把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关键手段,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强劲的助推作用。但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大,一些腐败现象也不断显现,既损害了国家利益,也加大了反腐成本,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监督,作为紧贴中心、服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坚决纠正和防止项目建设中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安全、平稳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一、当前重大项目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对重大项目监督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无投诉、无上访、无责任事故、无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监督工作向纵深开展。(一)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力量不足。目前,凡开展此项工作的纪检监察机关均将其列为执法监察室任务,由执法监察干部兼管,导致干部工作精力不够集中,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闲时抓、忙时放”现象。二是项目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不全。部分项目单位没有将纪检监察机构列入编制,没有专门处室和人员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对内无人监督,对上无法衔接,导致部分监督任务无法落实。三是项目建设监管责任不明。重大项目多为政府直接组织,在工程质量、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上实行多头管理、多头监管。(二)监督氛围不浓厚。一是项目单位宣传教育不到位。参与重大项目的干部职工,多少都掌握着一定权力,其工作性质决定其成为被拉拢、腐蚀的对象。但一些项目单位却对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工作不重视,认为是做虚功、“不打粮”,致使个别干部职工丧失警惕,被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二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充分认识重大项目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监督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消极应付。三是相关部门工作支持不到位。第1页共5页(三)监督工作不深入。一是合力不够。纪检监察机关往往是自身监督检查力度大,但组织协调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内部监察机关的能动性,导致重点项目监督工作任务重、干部累、效果差。二是手段不足。由于业务范围、工作精力所限,行政监督很难全面发现项目中的深层次问题。如招投标中,纪检监察机关只能监督开标、评标过程是否依法按程序进行,对前期资格预审、评标办法、标书制作、邀标范围等重要环节缺乏监督手段,难以察觉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三是制度不全。目前,对项目监管还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和监督措施。如个别项目施工中,对监理人员缺乏监管使监理形同虚设,随意变更工程量造成高估冒算,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四)责任追究不到位。一是工作责任不清。部分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对监管工作和建设任务未进行细化分解,有关工作的责任人、负责领导、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不明确,出现问题无人负责。二是追究范围不明。针对关键环节没有具体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如在项目建设中,什么情况应追究责任,追究什么人的责任,追究到什么程度都没有详细规定,量纪处理时,随意性大。三是查处力度不大。二、在重大项目监督中如何有效发现问题(一)要以三个监察为抓手强化监督检查。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是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基本手段。重大项目监督中,必须立足于抓小、抓早,认真开展这三项监察,才能有效发现问题。一要根据专项检查、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方面的线索开展廉政监察,及时发现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二要围绕项目单位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和相关部门服务情况开展效能监察,及时发现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三要针对项目招标投标、拆迁安置、资金管理等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领域开展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关键环节中的问题。我们在重大项目监督中,以三个监察为抓手,分别制定了专项监察工作流程图,明确提出检查重点、制定检查方案、整改复查验收等6个关键环节和16项具体程序,并针对存在问题细化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2007年以来,共组织检查80余次,累计查出并纠正存在问题第2页共5页158个,现场纠正90余个。(二)要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