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 1 条项目概况 1第 2 条规划依据 1第 3 条规划范围 2第 4 条规划性质与内容 2第 5 条规划适用范围 2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与策略 3第 6 条规划原则 3第 7 条规划目标 3第 8 条规划策略 3第三章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 4第 9 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与主线 4第 10 条遗产点筛选 4第 11 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构成 4第三章遗产综合评估与分级 6第 12 条具体遗产点评估 6第 13 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整体评估 6第 14 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问题分析 7第 15 条北京段大运河遗产分级 8第四章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 9第 16 条制定依据 9第 17 条保护区划划定原则 9第 18 条河道、水源保护区划划定原则 9第 19 条河道、水源保护区划划定 10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第 2 条规划依据第 42 条展示目标 23第 43 条展示策略与方法 23第九章考古规划 25第 44 条地下埋藏区 25第 45 条北京段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考古规划 25第 46 条北京市级运河遗存考古规划 25第十章项目实施分期规划 26第 47 条规划分期 26第 48 条近期项目实施计划(2010 至 2015 年)26第 49 条中期(2016 至 2020 年)、远期(2021 至 2030 年)项目实施计划 27第十一章附则 27第 50 条规划成果构成 27第 51 条规划审批与实施程序 27大运河保护申遗 2009-2010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办大运字[2009]1 号文本第一章总则第 1 条项目概况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2006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于 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与大运河关系密切,在三千多年的建城发展历史中,由于其重要的历史、地理、军事、政治地位,在我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其中隋唐时期是大运河尽端的边防重镇,元、明、清时期成为国家首都,是京杭大运河尽端的终点城市。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西北临山,东南为平缓平原,平原上水网密集。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95 毫米,年际、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目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市域(行政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