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 对 SIP 协议的要求及应用 IP 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比较受认同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发起协议(SIP)是 IMS 的基本控制协议,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固网和移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文章就 SIP 在 IMS 中的基本应用、扩展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 IMS 中 SIP 信令典型流程阐述了 SIP 在 IMS 中的应用。 1、IMS 和 SIP 协议简单介绍 IP 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3GPP)提出的支持 IP 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会话发起协议(SIP),通信与接入方式无关,可以提供多种媒体业务,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呼叫与会话分离、应用与服务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移动网与互联网业务融合。IMS顺应了通信网络融合发展的趋势。 SIP 是基于因特网两个最成功的服务 Web 和 E-mail 进行设计的。借鉴了Internet 的标准和协议设计思想,坚持简洁、开放和可扩展、可重用性的原则,为组建多媒体通信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简单的应用结合到复杂的服务中去的方法。SIP 通过一种便捷的方式来建立和控制各种类型的点到点媒体会话。和 Internet 协议类似,它采用的是一种模块化结构,请求/应答模式,基于文本方式,因此使用非常简单灵活,升级、扩展方便。SIP 由 SIP 基本协议和一系列针对移动业务的SIP 扩展组成。SIP 基本协议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 请求说明文档(RFC)3261 定义,SIP 扩展则由一系列 RFC 文档组成,主要包括RFC3455、RFC3311、RFC3262、RFC 3325 等 20 多个文档。 2、IMS 中的 SIP 协议 由于 SIP 的灵活性,使得 3GPP 在 R5 中采用了 SIP 作为会话控制协议来设计 IMS。3GPP 没有定义一个新的 SIP 协议,而只是以某种方式使用 IETF 定义的 SIP。因此,在公用移动网中的诸如低带宽、漫游、安全需求、服务质量(QoS)和计费管制等特定需求,对 SIP 也都会有特定要求。 SIP 模型中,为建立起一个会话,用户代理客户端向用户代理服务起发起请求。请求通过代理服务器在网络中路由。此外,注册服务器,因为要提供用户代理的位置信息,因而需要将 SIP 地址映射成 IP 地址。3GPP 的 IMS 体系结构选择了这个模型。 在 IMS 中的用户代理为用户设备(UE)。IMS 中的代理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即为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的网络实体。有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