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典》宣传讲稿 一、认识《民法典》 民法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020 年 5 月 28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对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的法典化盛事,充分体现了以良法保善治、以法典增福祉的编纂初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 7 编,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二、法律问题及解答 (一)老吴与老伴膝下既无子女,亲属也距离较远。他们担心年老后无人照顾 ,有什 么 好 的解 决 方式 吗 ? 答 : 可 以签 订遗 赠 扶 养 协 议,明 确 继承人以外 的组 织 或者 个 人成 为扶 养 人。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 人可 以与继承人以外 的组织 或 者 个 人签 订遗 赠 扶 养 协 议。按 照协 议,该 组 织 或 者 个 人2 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二)老李是一名受人敬重的老党员,生前曾说想在死后捐献器官、遗体,不过未留下书面材料和遗嘱,此时家人能决定捐献吗? 答:可以。 第一千零六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三)老马年事已高,意识逐渐不清醒,他担心自己以后的监护问题,应该怎么做? 答:老马可以在意识清醒的时候为自己确定监护人。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四 )老王 生前先后立下多 份 遗嘱,内 容 不同,应该以哪 份 遗嘱为准 ? 答:以最 后一份 为准 。 3 第 一 千 一 百 四 十 二 条 遗 嘱 人 可 以 撤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