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自然生命科学领域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它主要从微观分子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通过揭示组成人体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体内代谢变化的规律来认识疾病,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是生物、临床、预防、影像、麻醉、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与疾病状态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适 合 学习这 门 课的人群 有 : 1.本门 课程主要适 用于全 国 高 等医学院 校 和综 合 院 校 医学类 专业本科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如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影像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等; 2.也可 以 作 为硕 士 研究生和继 续 教育 相 关 专业学生的辅 助 学习资料 ; 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感 兴 趣 的社 会 学习者 也能进入 学习。 二 、教学目 标 (一)本讲 的课程思政教学目 标 2 1.通过“融入案例教学,建立知识体系”(思政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糖无氧氧化概念、部位、过程、生理意义等的学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正直善良的价值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世界观。 2.通过“介绍中国贡献,培养家国情怀”、“普及科学历史,塑造价值观念”(思政目标),引导学生对糖无氧氧化代谢的思考,深入进行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分析(教学目标)。 3.通过“健全学科素养,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运动中代谢过程的分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 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生化中国创新贡献模块和生化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模块举例,对学生发布小组任务并 进行课后 线 上讨 论 ,活动间 培养学生的科研 素养、创新精 神 、沟通能力以 及团 队 协 作 能力,令 思政教育 穿 石 于滴 水 ,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