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全解 《素书》全解 《素书》 内容提要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一部书:普通人读了之后,就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回答是:有!那就是《素书》. 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原本是个只知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士,公元前 2 1 8 年,他组织一伙人在博浪沙(河南郑州东北)寻机刺杀秦始皇,但没有能成功,被迫亡命天涯.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此时的张良有勇无谋,意气用事,并非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物. 然而,正当张良浪迹到下邳的时候,他意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就是黄石公。这位老人故意将鞋抛在桥下,让张良捡鞋又穿鞋,最后认定“孺子可教矣”,遂将一卷书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读书则为王者师矣。”此书就是《素书》. 《素书》彻底改变了张良,使他从一介有勇无谋的莽夫,变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王者之师.他帮助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的危难之局,在楚汉相争的复杂局面里,总能化险为夷。更为可贵的是,他凭借《素书》中的智慧,在功成名就之后,巧妙地跳出了权力之争的旋涡,洒脱安逸地安度了自己的晚年。难怪刘邦曾经评价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从张良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出,《素书》确实包含着人间惊人的智慧,而且这种智慧的实用性、操作性都非常的强.无论什么人,只要他不是一个坏人,熟读此书并且灵活应用,都可以开创自己的事业。 那么《素书》究竟是本什么书呢? 《素书》原文并不长,仅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语录”.但就是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语言高度精炼,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书中对人性的把握十分精准,对事物变化的规律观察入微,对人生谋略的指点恰到好处,读此书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本书的作者名“黄石公”,这是一位精通道家学说的大隐士,是一位大智者,除此书外,还著有《三略》一书,号称中国三大兵书之一。 《素书》的校勘,是以《百子全书》为底本,参照《四库全书》并加上了宋代宰相张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点评。由于《素书》的文字并不深奥,所以本次重点放在“释评”上,文中参考了台湾南怀瑾先生《历史的经验》的一些事例,对原文进行补充和说明。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作者简介 黄石公,战国末期的大智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真实姓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