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非常多的出现“脑力劳动”这个词语,无论是促进脑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缺少,都没有使用:“笨”“没脑子”“一根筋”等这样的词语。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以前没读过,这次拿到这本书后什么都没想,只是知道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人很厉害。但是过了这么久,苏联已经解体为什么他们教育家的著作经久不衰,顾明远教授在本书的总序中写到这样两句话:第一句,“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反映教育规律的一些苏联教育思想却永放光芒”。第二句,“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能在每个建议中发现,遵守教育规律,遵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规律,用心对待孩子,用心对待教育事业,我们也能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人。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五处建议直接提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分别是:《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劳动和智力发展》,《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在其他方面的不同章节也提及过劳动教育在某一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以前读过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也用了一个章节专门来介绍劳动教育,由此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利用程度。 纵观这些文章,不难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 一、用劳动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让劳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四、用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用劳动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在学生“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说:“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他强调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对培养集体观念和提高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阐述应当让学生参加“促使智慧和双手相结合的劳动”。他认为,“劳动在智育中起重要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又说:“那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 三、让劳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