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 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 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10.一般等价物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3.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WGW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流通中 所需货币量由待 实现的商品价格 总 额 与 货币流通速 度决定。如 果货币流通速 度不变,流通中 的货币量与 待 实现的商品价格 总 额 成正比 ; 如 果待 实现的商品价格 总 额 不变,则流通中 的货币量与 货币流通速 度成反 比 。 15.人格 的物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 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 而表现为物与 物的关系。 16.物的人格 化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 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 就是物的人格 化。 17.商品拜 物教 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 倒 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 物的关系及 其在人们头 脑中 的反 映 。于 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 前 把 人们本 身 的社会性质反 映 成劳动产品本 身 的物的性质,反 映 成这 些 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