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 上 (2009-07-21 11:28:49) 转载▼ 标签: 辅行诀 图解 教育 分类: 本草方剂 辅行诀书中原图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为理清《经法图》中 五行与 五味之配 属关 系 ,笔 者把 图内内圈 中 已 知 的“辛、 咸、 甘、 酸、 苦”之五味用 直 线 连接 起 来 后 ,即 可 知 该 图是 表 示 五行之生克 关 系 ,而且 是 每 一 行的 前 、 后 、 左 、 右 关 系 为,右 者:生我 ( 母 ) ,左 者:我生( 子) ,前 者:克 我 ,后 者:我 克 。如 是 ,则 “用 金体 ”栏 之内圈 所 缺 的 是 “酸”字 。 求 证 :“用 火体 ”栏 中 “咸”字 与 “用 金体 ”栏 中 的 “咸”字 以直 线 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 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