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 、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1 、陆游(公元1 1 2 5 —1 2 0 9 年)字少游,号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据说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秦观,字少游,于是陆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久而不孕,为陆母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随后唐婉也回了一首《钗头凤》。 2 、坎坷之始: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3 、遗恨而终:嘉定二年(1 2 1 0 ),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4 、散文成就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主要作品集:《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5 、陆游一手持剑,陆游出生的那一年,金兵进攻汴梁(开封)。徽宗慌忙让位,让太子赵恒做了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不久汴梁被攻破,徽钦二帝都成了金人俘虏。这是不是陆游命中注定,他的一生将以抗金为己任。 一手执笔,作诗。 二、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 1 1 6 9 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三、解题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 1 7 0 )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 小孤山(小姑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相传大禹治水在次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此山形像一位云髻髙琯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大孤山(大姑山):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四、文本赏析 第一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