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年 级 《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思想品德必修 教学材料: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授课时间:16 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郧飞 授课对象:一年级 课程目标: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课程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遵循《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融 入了 社会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中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革 命 传 统 教育等内 容 。教材将 以主 题单元 形式展 开,并 重 点 突出以下特征: 1、从 儿童真 实生活出发 实现学科内 容 的整 合 2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 积 极 的生活态 度 。 3、以活动 型教学为主要 特 征 的过程导向 设 计 为切 实地 引导活动 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 计 将 改 变 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 的“教”组 织 教学过程的设 计 思 路 ,消 解以“预 成 的学习结 果 ”为核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