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石膏模 注浆 放浆 坯体 图 1 空心注浆 《无机非金属材料设备操作技能训练》指导书 一、概述 注浆成型是利用石膏模的吸水性,将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使泥浆分散 地粘附在模型上,形成和模型相同形状的坯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当达到 一定厚度时,经干燥收缩而与模壁脱离,然后脱模取出,坯体制成。 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大型、形状复杂、不规则 或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因此注浆成型在日常陶瓷、工业美术瓷、 卫生洁具瓷及现代陶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注浆成型的方法 l、基本注浆方法 (1)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该方法用的石膏模没有型芯。操作时泥浆注满模型经过一定时间后,模型内壁粘附着具有一定厚度的坯体。然后将多余泥浆倒出,坯体形状在模型内固定下来,见图 1所示。这种方法适用于浇注小型薄壁的产品,如陶瓷坩埚、花瓶、管件、杯、壶等。空心注浆所用泥浆密度较小,一般在 1.65—1.8g/cm3,否则倒浆后坯体表面有泥缕和不光滑现象。 其它参数如下: 流动性一般为 10—15秒 稠化度不宜过大(1.1—1.4) 细度一般比双面注浆的要细,万孔 筛筛余0.5%--1%。 (2)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实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两石膏模面之间(模型与模芯)的空穴中,泥浆被模型与模芯 的工作面两面吸收,由于泥浆中的水分不断减少,因此注浆时必须陆续补充泥浆,直到穴中的泥浆全部变成坯时为止。显然,坯体厚度与形状由模型与模芯之间的空穴形状和尺寸来决定,因此没有多余的泥浆倒出。其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 2 - 该方法可以制造两面有花纹及尺寸大而外形比较复杂的制品:如盅、鱼盘、瓷板等。 实心注浆常用较浓的泥浆,一般密度在1.8g/cm3以上,以缩短吸浆时间。稠化度(1.5—2.2),细度可粗些,万孔筛筛余 1%--2%。 2、强化注浆法 为缩短注浆时间,提高注件质量,在两种基本注浆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注浆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强化注浆。强化注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力注浆 采用加大泥浆压力的方法来加速水分扩散,从而加速吸浆速度。压力注浆最简单的就是提高盛浆桶的位置,利用泥浆本身的重力从模型底部进浆,也可利用压缩空气将泥浆注入模型内。根据泥浆压力大小,压力注浆可分为微压注浆、中压注浆、高压注浆。微压注浆的注浆压力一般在0.05MPa以下;中压注浆的压力在0.15—0.20MPa;大于 0.20MPa的可称为高压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