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对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理解 : 这句语出《论语·颜渊》的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所不要的,不喜欢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儒家的信条,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教育我们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社会上,很多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浑身散尽铜臭味,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却还在纳闷,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却不想正是因为他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可谓“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的写照。 生活中,我们希望家庭和睦,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做任何事,首先想到“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 如果自己都不想去做,就不应该推及别人;工作上,遇到困难,如果自己不想办法去解决,而是一味的推给别人,同样,别人遇到困难也会推及给自己或别人,问题还是仍然存在。 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都应该做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工作上、生活中,只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别人也才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2 2 、感悟孝道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子女,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却毫无怨言。为了给子女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父母辛苦、努力打拼,因为不了解父母的辛苦,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等我们成为人父人母,才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赐予了我们身躯,教育了我们懂得伦理纲常,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品德,作为子女,应当经常恭恭敬敬地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生命,重视品德,不能有所损伤。这是孝道的第一步。 还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最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小辈尊敬父母长辈,尊重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每个人成长的一生,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浇灌;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爱心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