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一) 一、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引领家长和孩子成长 中国的教育问题总是倍受瞩目。今年两会,素质教育成为了几大教育热点之一。而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焦点聚集在素质教育上。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我个人的诠释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伦理、情感、审美及公民的责任感等各种修养,它其实是整个公民素质的体现。同时它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思维能被充分激发,个人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素质教育的推进是艰巨的。有的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代价。” 有谁能想到,孩子们的睡觉问题竟然也被提高到了“两会”立法的高度,足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很多一流大学校长,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对基础教育问题格外关心。“把阳光和快乐还给我们的孩子们”这一倡导提得十分响亮。素质教育的推进者除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 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者。我们的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地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我们学校以“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为校训,以“活管理、活教学、活学习”来培养学生。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思想活跃、个性活泼、手脑灵活、充满活力”的人。2002年,我们学校“雅教育”提出了学校高雅,“小学校,大雅堂”学生文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倡导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赞赏。(毕业的学生受到欢迎)所以,我们面对一年级的新生,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 1. 培养习惯良好的孩子 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者具体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相同的。习惯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职能 .但恰恰是最容易给疏忽和遗漏的。最时尚的是关注什么双语教育、艺术教育这些所谓的特长教育和英才教育,恨不得让孩子们一夜成才。“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切勿错过。 2. 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小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较幼儿园有更多的归范要求和更多自主的管理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