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公司运营模式、管理架构、人员结构是决定成本管理体系的三要素,在调研、记录、初步构思的基础上,再起草、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完善)一、 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合同造价工期质量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经营效益管理效益结算效益责任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结算总价环保周材费现场经费安全签证索赔收益技术进步收益市场机会收益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通过方圆图的解读促进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宏观目标:1、2、增三效:通过成本管理增大经营效益、管理效益、结算效益。控五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现场经费、周材费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中材料费占比最大,人工费重要性居首,机械费反映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现场经费是综合管理水平的见证,周材费是现场管理能力的体现。3、..定五价:以合同造价、目标成本、责任成本、实际成本、结算造价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阶段的五个价格,以价格体现效益。4、以实控虚:实线是目标界限,虚线是预期结果,用动态管理的方法以实线控制虚线,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5、成本优化:通过“五价”、“五费”、“三效益”优化项目综合成本。二、成本管理体系示意图..三、项目成本管理措施(一)组织措施:通过界定项目各岗位人员在成本工作中应担负的责任,明确各部门、班组所承担的降低成本指标,用结果考核来落实成本责任制。组织措施的核心是落实成本责任制。项目成本管理实行项目责任制,由项目经理负责考核所属各岗位各班组各人员,项目经理的考核目标由成本管理部门下达。(二)技术措施:技术方面的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1、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2、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3、在竣工验收阶段,注意保护成品,缩短验收时间,提高交付使用效率。(三)经济措施由成本经理负责,制定项目目标成本、下达责任成本、动态考核、。1、抓好计划成本的贯彻实施工作,努力将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之内。2、以合同的形式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经济约束。分包合同应明确规定分包工程完成后,应通过项目质检员验收,方能结算工费,出现返工返修时,浪费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由应负责任分包单位承担。如果该单位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工返修到位,项目可安排别的单位处理,工费从原责任单位工费中扣减支出。..四、基本框架(结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