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制度可视化应用1水资源管理现状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渐完善,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对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管理投入不足,计量监控设施不足,法制、体制、机制以及管理能力等不适应严格管理制度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开发过度、用水低效、排放无序、处罚无力等不适应严格管理制度的现象,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4]。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现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足,主要包括:(1)体制不顺制约着水资源管理的发展;(2)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不够严密;(3)水资源管理的基础薄弱,考核指标可操作性差;(4)水资源管理监管执法存在难题;(5)现行制度没有充分体现社会管理的理念。因此,要解决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低下、水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十分紧迫。要确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为继。2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主体思想要落实“三条红线”,然而“三条红线”的划定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事实上供水工程的来水量、用户的用水量等内容都是不确定的,具有动态性,因此红线的划定是相当有难度的。最重要的是“三条红线”如何落实实施,如何通过控制指标的实时反馈,使管理部门快速反应,最快最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如何落实。严格管理的考核指标如何分配。“三条红线”如何保障。如何使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在现状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除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能否得到落实,如何将水资源管理中第1页共6页无法量化和偏软的指标进行有效考核,将虚化和弱化的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强化水资源管理监管执法,使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顺利实施亟需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3支撑手段分析传统的管理方式无论从精度还是效率上都无法满足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且有许多管理条块可操作性比较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达到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的现代化[5-7]。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水资源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以综合支撑平台为基础,将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源监测和计量、水资源统计、水资源管理考核、水文化、科学理论与技术等非结构和结构化的内容进行综合管理,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总量控制、效率控制和纳污能力控制,建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支撑。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采用由上而下的管理手段,将水资源用户的信息终端进行采集和传输,利用一套水资源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进行严格管理,将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方案、规定、条例、制度等内容可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以有效指导水资源的价值取向并进行快速反馈,形成连续不断反馈的动态管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综合支撑平台为纽带,落实“三条红线”的有效实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3.1平台的基本特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撑,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个体和群体自组织的多样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备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可操作性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倘若要使建立的平台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非结构化的信息结构化,开展多信息的组织和融合,定性定量结合进行水资源管理的形式化描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实现复杂问题特定条件下的相对简化,体现辩证思维和社会思维。(2)可以把分布数据变成信息发布,把不同层次的、多种领域的知识综合,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统一起来,快速提高共享、服务、规范化第2页共6页能力;在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通用、同步和共同建设的目的,并能够进行快速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