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1)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2、地球有多大;3、地球仪。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的大小,学会应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球事物描述能力的培养。 2、知道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认识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法学法】引导、讨论、合作。 【教学准备】地球仪和有关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预习提纲 初 案 复案补改 1、 课本用了那些事实来证明地球的形状? 2、 地球有多大:三个基本数字是那三个? 3、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课堂流程 初 案 复案补改 一、情境导入、目标引领(时间: 3分钟) 1、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把握地球的真实形状吧。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 10分钟) 1、学生阅读课本 p14-15页,用了那些事实来证明地球的形状?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认识。 4、 学生阅读课本 p16页,地球有多大:三个基本数字是那三个? 5、 学生阅读课本 p16-17页,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三、检测效果、展示质疑及点拨释疑、补偿提高(时间: 15分钟) 2 1、教师补充说明,人们为了纪念麦哲伦,已将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请同学们在教材 p15图 2-4中填出麦哲伦海峡的准确位置,与德雷克海峡区别。 2、让学生举例子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体;大草原上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马匹,然后逐渐看到整个马群。) 3、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