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0-81《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摸一摸,初步感知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 [预设:学生能说出这是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你能把它摸出来吗?(能)不过问题可没有那么简单,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这些图形……(师边说边出示以下图形) 师:现在你还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摸出三角形来。 师 那么请摸三角形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能一次就摸出了来呢? [预设:学生能够很快地摸出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其它图形都比三个角多,或者没有角。] 1、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师 那我们来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除了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 : 顶点,) 师:大家同意吗? 顶点顶点顶点角角角边边边 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画一画,构建概念 师:同学们已经会认三角形了,你们能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 师:请你们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选择学生画得不正确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