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软环境建设交流材料改善和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关系到广大经营者的切身利益,是吸引投资者注入资金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就是软环境的竞争。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证,对于地税部门来说,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既有利于融洽税企关系,更是地税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全系统各级地税机关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对基层单位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软环境建设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仍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认真加以解决。一、当前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税收执法中违纪问题仍客观存在1、执法程序仍不够规范。尽管市局在规范执法程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但由于自身素质的良莠不齐,仍有部分一线执法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重执法”、“轻程序”,较为常见的是在执法中存在口头告知的现象,特别是在催缴税款、催办税务登记证等环节上,忽视告知文书;另外,还有的干部在检查中不出示税务检查证、检查通知书,或不按应有的程序,而是直接凭主观臆断下达定额征收等等。2、执法处置仍有随意性。在涉及如逾期申报等税务违章处罚上,仍有不按要求,执法不严、滥用权力、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该罚款的时候不罚款,或在课征滞纳金、罚款时处罚标准不一和执行不够彻底的现象。3、为税不廉、以权谋私等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存在。在纳税定额上仍有一定的人为因素,还有“暗箱操作”、收“人情税”、“关系税”的;有的给纳税户核定税额偏低,让税得利;在纳税管理上,仍有极个别干部对纳税户不进行税务登记,养黑户;有的与纳税户相互勾结,擅自审批停、歇、废业,从中渔利;有的利用职权,接受纳税户的宴请、礼品、礼金或压价购买商品,或在纳税户处报销费用等等。第1页共5页(二)税收服务方面工作还有待于加强1、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在全系统推行的“服务纳税人,满意在地税”活动中,个别局窗口单位还不能很好地执行,有的干部不能主动、自觉地为纳税人服务,仍把征、纳双方看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盛气凌人,指手划脚;有的遇到问题绕道走,上推下卸、“踢皮球”;还有些机关干部认为税收服务是窗口单位的事,对办理涉税事宜的纳税人不关心,不过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服务态度仍需改善。个别干部在工作中不够热情、耐心、周到,生、冷、硬、顶、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时有发生,甚至有的还故意刁难纳税人。在使用文明用语上,不能很好地普及地税系统50句文明用语,态度恶劣,蛮横粗野。3、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在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发售等方面工作上,很多干部不能够按照规定时限办理,还存在办事拖拉、工作中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的现象。另外,还有的干部着装不整齐;有的身着税装在公共场所喝酒、讲粗话;有的喝得酒气熏天,和纳税人争执;有的工作时间玩游戏等等,这些问题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投资信心,失去的是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还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使地税部门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对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基层单位仍然过分强调“组织收入”这个中心,把税收计划看得极重,具体反映在一些领导方面,认为只要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就是“一俊遮百丑”,其它工作都是“门面上的事”,可有可无。对于市局关于加强软环境建设方面的要求置若罔闻,不够重视,将其看作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认为存在个别问题也无碍大局,不可避免,不必要“小题大做”。即便是加以关注,也片面地认为这些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没有把其当作全局性的工作,认真落到实处。而对于一些一线执法人员来说,软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很多条款和要求,使他们束手束脚,成了限制干部执法的“紧箍咒”,无法让其随心所欲,自第2页共5页然有了排斥心理,因而不关心、不了解、不支持软环境建设工作。(二)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一是虽然市局已经就软环境建设工作制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