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型演讲稿范文大全116721019劝服型演讲谢婧妤沟通大纲中国民歌是中国人民唱歌走调的重要因素一、听众是:同龄人二、成果:让大家相信中国民歌是中国人民唱歌走调的重要因素1、结束后,听众了解/认同"":由于从小就学习高难度的中国民歌才导致了中国人民唱歌走调2、为实现这一结果,听众需知:1)唱歌的音准是与一个人找音距的能力有关的,音距就是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距离;2)从小学开始我们的音乐课本就充斥着各种高难度的中国民歌,而中国民歌的音域跨度都比较大,让还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难以找到准确的音距,导致了后来的音准问题;3)外国的民歌大部分为比较简单的音调,难度较小,容易找到音距,比如像在国内很红的《送别》的曲子也是从国外传进来的,简单易学朗朗上口。3、听众感受到:1)学习中国民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感到困难的;2)不要因为自己唱歌走调而感到自责,难过。三、关联性:1、音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唱歌;2、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唱歌为什么会走调;四、要点明确:通过对比中国民歌与外国民歌,得出中国民歌是导致中国人民唱歌走调的重要因素。中国民歌是中国人民唱歌走调的重要因素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唱歌为什么会走调呢。有的人说唱歌走调可能是一种病,还有的人说唱歌走调其实跟你的听力有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中国13亿人民而能把歌唱好第1页共3页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人,而人家国外人口虽然少但是歌手也不见得少啊,为什么中国人民唱歌比较容易走调呢。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追溯到我们的小学时代吧。在说到小学音乐课之前,让我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唱歌走调。唱歌走调说白了就是你的音准不好,而唱歌的音准是与一个人找音距的能力有关的,音距就是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距离,比如1234567这几个音之间都是有距离的,像我们用简谱的话是看不出来的,在五线谱上就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每一个音符的音距,比如1到2的距离是这样,而你只能唱到那样,那就是跑调了,你把2给弄丢了,找不到它了。好的,现在我们可以从脑海深处把小学音乐课本找出来,翻开它,你就会发现我们的音乐课本里就充斥这各种类似于《歌唱祖国》《走向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茉莉花》等等这样高难度的中国民歌,就算是号称是儿童歌曲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也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举例唱一段)想想当年的音乐课上,是不是几乎每个人都唱的面红耳赤,一副马上就要断气晕过去的模样。因为这些中国民歌的音域跨度都比较大,让还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难以找到准确的音准,再者,我们的音乐课本上都是采用简谱教学,不像五线谱,每一个音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也是有助于我们去找音距的,而都是数字的简谱,就很难让人产生音距的想象,难以找到准确的音距,所以才导致了后来的音准问题。感受过我们大中国的小学音乐课本,我们再来看一下人家外国小朋友都是在唱一些什么歌。当我们在唱《走向新时代》的时候,人家唱的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仔细看一下人家音调“11556654433221”跨度比较小,也在小朋友可以掌控的音域范围内,不用憋的半死才唱到那个音。《送别》这首歌大家应该都听过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其实呢,这首歌的曲子也是从外国传进来的,然后用中文填词,这首歌的音调也是比较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听一两遍就能记住了,唱起来比较不那么吃力,基本都是普通人能到达的音域范围内。这时候就不得不提起,红遍我们大江南北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了,虽然曲调也算得上是朗朗上口,但是第2页共3页它的跨度也是很大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九曲十八弯的音调,唱着唱着就要跑偏了,也是普通民众驾驭不了的大歌。想一想,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超过我们音域范围的中国民歌,各种高音各种唱不上去,整天扯着嗓子吼,有的时候我们唱不到某个高音的时候,我们脑子就会下意识的降低音调来唱,久而久之,这样不准的音准就深深的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可能还会觉得自己好厉害,什么音高都上的去,殊不知,早就跑调到不知何处了。所以,想要唱歌不走调,除了先天的条件以外,小时候的音乐教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