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意见》(冀政[20*]48号)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经县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庭院为依托,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实施“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配套工程,实现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态无害化”。大力推进以农村沼气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省政府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能有效解决农民生态用能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是带动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二、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三结合”(与发展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相结合)沼气工程,加强示范引导和政策推动,实现全县以发展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工作目标。20*年,新建沼气工程4200个;20*年,新建沼第1页共3页气工程5300个,全县使用沼气的农户发展到16400户,沼气普及率达到11%,沼气建设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三、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科学制定《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要引导和支持种植、养殖大户,采用“三位一体”(沼气池、猪圈、厕所)或“四位一体”(沼气池、猪圈、厕所、大棚)等多种建设模式,上联养殖业、下带种植业,建设沼气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2、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广大农民既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对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镇和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专项宣传活动。县电视台要开设宣传专栏,积极宣传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介绍典型、推广技术,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和自发行为。3、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各镇和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善于总结、切实推广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每个镇要确定4-5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确定20-30个示范户,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充分发挥“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促“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各类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受益。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行政命令,不搞硬性摊派,不搞“一刀切”,更不能加重农民负担。4、多元化筹资,多渠道投入。要建立起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为辅,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积极引导农民开源节支,增加投入,发展沼气,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我受益的沼气建设主体。同时,要广辟融资渠道,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资金,保证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第2页共3页顺利实施。5、依靠科技,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科技意识,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