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5 分)病害循环 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害的三角关系 侵染过程 侵染性病害二、问答题(45 分)1. 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7 分)2. 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8 分)3. 什么是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0 分)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 分)5. 真菌的营养体有哪些类型?(10 分)三、是非题(10 分)1. 病部形成霉状物是真菌病害特有的。2. 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3. 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4. 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的特点。5. 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6. 疮痂和穿孔是细菌病害常见的病征。7. SBMV 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自然状态下由蚜虫传播。8. 蚜虫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是属于非持久性的。9. 真菌的菌组织有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两种。10. 以小麦条锈病为材料进行抗性调查时,判断抗感反应型的标准主要看有无过敏性坏死反应。四、填空题(共 20 分)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和。2.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亚门、亚门、亚门、亚门和亚门。3. 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4.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和。5.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6.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病征主要有。7.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9.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五、选择题(10 分)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2. 由( )传播的病毒最可能是非持久性的。a. 叶蝉 b. 蚜虫 c. 粉蚧 d. 飞虱3.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酶 b. 毒素 c. 病原物的代谢物 d. 生长调节物质4.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 呼吸减弱,光合增强 b. 呼吸增强,光合减弱 c. 二者均增强 d. 二者均减弱5. 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直线 d. S 型曲线6. ( )的病征为锈状物。a. 白粉病 b. 黑粉病 c. 锈病 d. 霜霉病7. CMV 在自然界的主要传播媒介为( )。a. 线虫 b. 蚜虫 c. 粉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