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 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00 分,完成时间100 分钟) 2017.6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 题,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25 分) (一)默写(10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2.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3.斜阳流水推篷坐, 。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4.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来峰》) 5. ,香雾空蒙月转廊。 (《海棠》)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 题(3 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和“ ”,都因其漂泊无定的特点而被诗人借用。(1 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点明了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秀丽的图景。 B.颔联点题,以蓬草比喻自己,形容 离 别后 的孤寂 。 C.颈 联用“浮云、落 日 ”作 比,表 明依 依 惜 别之 情 。 D.尾 联以“萧 萧 马 鸣 ”再 次 表 达 对友 人的不舍 之 情 。 (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 题(6 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下列句 中,与 划 线 句 中的“之 ”用法 相 同 的一项是 。(2 分) A. 七 里 之 郭 B. 委 而去 之 C. 域 民 不以封 疆 之 界 D. 寡 助 之 至 9.“寡 助 之 至,亲 戚 畔 之 ; 多 助 之 至,天 下顺 之 ”这 句 话 运 用了 手 法 ,论 证 了“ ”的重 要 性 。(2 分) 2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 B. 在众因素中,“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C. 第四段罗列了古代君王们用以巩固国家的诸多办法。 D.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劝说国君施行仁政,以民为本。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