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提灌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年我区遭受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全区农机提灌机具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提水抗旱,尤其是在扬程高的老旱区,固定提灌站全面出勤作业,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旱灾过后,为摸清全区提灌站的现状,根据市农机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于20*年10月至11月对全区农机提灌站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普查工作结束后,局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对提灌站较多的巴州镇、曾口镇、恩阳镇的部分提灌站的技术情况及近几年出勤运行作业及维护保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一、我区农村机电提灌站的基本情况巴州区农村固定机电提灌站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20*年底全区已拥有283处/355台/8560千瓦,这些提灌站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家出资村组集体投劳投资共同修建,由村组集体经营。其中1990年前建成的180座,1991年到2000年建成71座,2000年后建成32座,集体所有制提灌站273座,业主投资提灌站9座,股份制提灌站1座。一级站222座,二级站46座,三级以上站15座。电力提灌站260座,机灌站23座。灌面500亩以下226座,500—2000亩56座,2000亩以上1座。功率30千瓦以下189座,功率30—100千瓦85座,功率100千瓦以上9座。毁损提灌站58座,技改提灌站22座,设计控灌面13.9万亩,实际控灌面10.9万亩,常年提水950万方、灌面7.5万亩,是全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装备。我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尤以旱灾最甚。全区现有各型提灌设备11000多台套,常年提水5000余万方,灌面35万亩次,正常年景,有50%的水稻需提灌保栽,重灾年达65%。而全区的固定机电提灌站大都建在巴河,恩阳河等沿河流两岸及中、小型水库周围,扬程高,灌面大,是提灌设备中的支撑和主干,发挥着主要的骨干作用。在干旱年景除保灌保栽外,还要解决人畜饮用水,是流动提灌设备难以替代的。如清江镇杏垭村跃进水库电灌站装机220千瓦,三级扬程213米,20*年运行550第1页共6页小时,提水14万余方,灌田1050亩,又解决了高山区420余人,近500头牲畜的生活用水。因此农村机电提灌站在保证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提灌站的运行情况我区的固定提灌站大部分属村组集体所有,其建站资金均系国家有关专款补助资金投入和村、组投劳投资进行建设,而其经营运行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出现亏损,均由集体承担,其运行还属正常,而实行土地承包后,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降低,经济调控能力也弱,再无力承担提灌站的经营亏损,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变化。开始提灌站大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由于其设备老化严重,每年提灌运行时间短,提水费用高,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提灌站无人承包。现全区的提灌站经营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类。1、保本微利,维持运转。全区现有提灌站大都是由国家补助集体投资兴建,由村社落实专人(机手)进行管理(管护),但这种管理仅停留在提灌站是一种公益设施,维持其现状。每年的维修费用在抽水费中提取一部分,以维持运转,维持机具现状保证一定的抗旱能力。如化成镇武圣电灌站始建于1969年,实行机手承包提水,设备得以维护,至今仍能出勤运行。2、用好用活,开展多种经营。有的村社还积极想办法添措施,既把电灌站管好,又把电灌站用活,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提灌站收入。如巴州镇擂鼓村黑石腔水库电灌站在确保灌区3个村2000余亩农田灌溉的同时,还利用水面开展养殖等增加了提灌站的收入。3、平时不管,用时凑合。有部分提灌站管护较差,未落实专人管理,放任自流,到旱灾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由村社出资或受益村民筹资维护、维修、对付着抽一下水,过后又不管。4、不管不问,损毁严重。部分地方对提灌站认识不足,不管不问,导致提灌站设备被盗损毁,损坏严重,仅2003年全区就有4处电灌站变压器、电动机等被盗损毁,造成严重损失。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页共6页1、提灌站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运行费用高、效率低、亟待更新改造。我区现有固定机电提灌站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运行15年以上的提灌站达180座,按有关规定,电灌站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