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2016年度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语文试题卷 2015-1-4 1 、本卷共2 8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 9 分) (一)默写(1 5 分) 1、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 。(《生查子·元夕》 2、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 3、此生谁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 4、______________,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6 -7 题。(4 分)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 养 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艾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卷香风十里珠帘”是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 (2 分) 7、对本曲理解不正的一项是( )(2 分) A、全曲前七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并点明主旨。 B、抓住江南多水的特点,写出了美丽的水乡风光。 C、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江南美景。 D、“一、两、再三、十”等数词,表现了江南景色的雄奇阔大。 (三)阅读下文,完成 8 —9 题。(8 分)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乙】(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8、甲文选自《 》,乙文选自《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乙文作者是清朝的 。 (2 分) 9、翻译甲文的划线句(3 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甲文从借书的角度,表现少年袁枚对阅读的渴求已达到痴迷的状态。 B、文从读书的角度,表现孔子和苏东坡阅读名著的钻研探究精神。 C、甲文以自身为例,具体指导黄生借书的方法,紧扣了文章标题。 D、乙文以名人轶亊为论据,证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的观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1 0 -1 3 题(1 2 分)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③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