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一、不良资产解析及其相关名词解析 二、不良资产的行业前景分析 三、不良资产的机构主体 四、不良资产解决办法、处置方式和案例分析 五、不良资产的风险和收益 六、不良资产的历史发展概况 七、不良资产未来发展的趋势(机遇和挑战) 八、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及展望 九、处置不良资产对金融流通的意义 十、如何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作用 一、不良资产解析极其相关名词解析 1 、不良资产的含义: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备注: 【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 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一逾两呆”)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中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在 1 9 9 8 年以前,各银行业按财政部 1 9 8 8 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也就是“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有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 二是1 9 9 8 年以后,中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 分类”。1 9 9 9 年7 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 %、次级 2 5 %、可疑 5 0 %、损失1 0 0 %。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2 . 可疑类贷款 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 3 . 损失类贷款 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4 . 不良资产剥离 指的是8 0 年代以来我国几大商业银行所遗留下来的巨额不良资产(数以万亿计的难收回的贷款等),拨给专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