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剖析主要指标、关键要素分析 1 .专业设置与校企合作 1 .1 专业设置与定位 专业设置与调整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进行区域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的设想分析。 1 .2 专业规划与实施 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区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措施得力,服务相关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1 .3 校企合作专业的体制机制与途径 (1 )产学研结合组织体制机制建设有创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有成效。 (2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制订与考核和就业等方面与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实施“双主体”育人。 1 .4 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 )落实教师密切关系行业企业的责任,引导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 (2 )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方面有明显成果和效益。 (3 )专业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继续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点考察内容 (1 )近年本专业的社会、行业背景调查分析,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调查及预测分析。 (2 )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与调整、重点改革与建设的相关谁审批材料。 (3 )本专业近三年概况(含专业名称、设置调整时间、分年级学生人数等)。 (4 )学校、专业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各种文件。 (5 )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览表和工作情况。 (6 )学校及教学系关于教师密切联系行业企业责任的有关制度及实施情况。 (7 )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实习训练基地及开展订单教育合作情况。 (8 )校企共建技术应用中心、开发科技合作项目、举办培训班等原始资料。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可实现、可检测,符合国家规定、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 2 .2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经过专业建设委员的充分谁,审批手续齐全 2 .3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造血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实现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考察内容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领域和岗位(群)及其职责任务说明,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