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大市,怀化如何立足本地实际,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与挑战,对于中西部山区特别是后发展山区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一、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强规划引导,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扶持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粮棉油、竹木林纸、医药、果蔬茶、畜禽水产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20XX年,全市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69亿元、增加值86.62亿元,均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19.6:32.1:48.3优化为15.5:40.1。44.4,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为8.9%,高于全省水平4.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4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较2005年翻了近一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5年间分别提高9.8和10.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基地面积502万亩,发放劳动报酬达4.6亿元,人均工资10227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60多万户。(一)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们根据自身自然资源条件、各地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将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摆在农业产业化突出位置,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粮油、果蔬茶、畜禽、竹木、中药材等五大农业产业带初具雏形,鸡蛋枣、湘蕾金银花、木洞杨梅、紫秋葡萄等一批特色产业也初具规模。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广度不断扩大,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91万多第1页共10页人,实现劳务收入60余亿元。(二)产业基地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益日益显现。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创业基地和示范基地,市工业园无疑是怀化产业集聚的领跑者。目前入园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80%以上,园内初步形成了森工、食品、服装三大主体产业,开园以来已累计实现引资227.1亿元,20XX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20XX年财政总收入更有望突破2.5亿元。与此同时,立足山区特色资源,全市逐步建立起优质稻、水果、茶叶、竹木、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十大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其中:建设优质超级稻基地达100万亩、名优茶5万亩、优质原料35万亩、工业原料林200万亩、油茶100万亩、烟叶10万亩、中药材50万亩,建有5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和1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0%。(三)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日益壮大,龙头企业成产业化生力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4家,总产值137.4亿元,自2005年开始,年平均增长43.9%;企业个数和总产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2.1%和28.3%。其中:规模以上中药饮片加工、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总产值更是分别以100.3%、67.9%、60.9%的增速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亮点。通过扶优扶强,全市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汇源果汁为龙头的水果加工、以泰格林纸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以正清制药集团为龙头的中草药加工、以金珠米业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以贤胜油业为龙头的植物油精炼加工、以大康牧业为龙头的畜禽水产品加工、以怀化正大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以碣滩茶业为龙头的茶叶加工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提升。20XX年,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7亿元。龙头企业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成为带农惠农的中坚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第2页共10页(四)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品牌化建设不断推进。目前,XX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1294个,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