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大 2006—2007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 传 热 学 》 试 题 ( A卷 ) 答 案 一 、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20分) 1、某物体温度分布的表达式为 t=f(x ,y,τ),此温度场为二维(几维)、非稳态(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 2、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同时,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 3、导热微分方程式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起来的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场应当满足的数学表达式。 4、工程上常采用肋片来强化传热。 5、换热器传热计算的两种方法是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6、由于流动起因的不同,对流换热可以区别为强制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 7、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其厚度定义为以过余温度为来流过余温度的 99%处。 8、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条件是: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单值性条件相似。 9、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珠状凝结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膜状凝结。 10、遵循兰贝特定律的辐射,数值上其辐射力等于定向辐射强度的π 倍。 11、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总辐射能为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辐射,后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和投入辐射被反射的部分。 二 、选择题 ( 每题 2分,共 16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辐射换热不依赖物体的接触而进行热量传递;B、辐射换热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两次转化;C、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 T>0K,都会不断地发射热射线;D、辐射换热的大小与物体温度差的四次方成正比。 2、大平板采用集总参数法的判别条件是 (C) A.Bi>0.1 B. Bi=1 C. Bi<0.1 D. Bi=0.1 3.已知边界周围流体温度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称为 ( C ) A.第一类边界条件 B. 第二类边界条件 C.第三类边界条件 D. 初始条件 4、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c ) A、黑体;B、透明体;C、灰体;D、绝对白体。 5、换热器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A )平均温差最大。 A、逆流;B、顺流;C、交叉流;D、混合流。 6.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7.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