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体 “气 ”的 种 类 与 运 行机 理 气 , 是 人 体生 命 的 能 量 , 有 气 则存 , 无 气 则 亡 。 《图解黄帝内经》中的 大气 , 又分为“天气 ”和“地气 ”。天地之气 是 人 体 所必须依赖的 气 , 是 形 成 人 体 所 需后 天 之 气 的 来 源 。 天 气 , 是 指 由 人体 肺 吸 收 的 空 气 中 的氧 气 , 由 人 体 皮 肤 接 受的 阳 光 ( 紫 外 线 、红外线 等), 和人 体 接 受 的热能, 以及日月星辰对人 体 的 有 益 作 用 等 。 地 气 , 是 指 人 体从 食 物 中 吸 收 的 营 养成 本 及 水 分 , 以 及 一 切有 益 于 人 体 的 微 量 元素 和 地 磁 等 ,谓 之 “水 谷之 气 ”。 元 气 , 又 叫 “原气 ”,包 括 元 阴 之 气 和 元阳 之 气 。元 气 根源于肾, 由肾中精气 所化生, 以禀受于父母先天之 精为基础, 赖后天水谷精气 之 营养培育而滋生。故言, 元 气 之 盛衰, 与先天禀赋及后天营 养 有 关 , 尤 其 与 肾 、脾 胃 的 功 能 有 关 。 因 为“元 气 ”发 源 于 肾 ( 包 括命 门 ) , 藏 于 脐 下 “丹田 ”, 借 “三 焦 ”的 通 路 敷布 全 身 , 推 动 脏 腑 等 一切 组 织 器 官 的 活 动 , 可谓 人 体 生 化 动 力 的 源泉 。 人 体 吸 收 水 谷 之 精气 与 自 然 清 气 结 合 而成 的 阴 气 ( 精 、血 、津液 ) , 与 阳 气 ( 宗 气 、营 气 、卫 气 、脏 腑 之 气 、经 脉 之 气 ) 共 同 作 用 于人 体 , “气 聚 则 生 , 气 壮则 康 、气 衰 则 弱 , 气 散则 亡 ””。阴 气 主 物 质 ,阳 气 主 功 能 , 阴 阳 二 气可 相 互 转 化 。 真 气 , 又 叫 正气 ,《 灵 枢 .刺 节 真 邪 篇 》“真 气 者 , 所 授 于 天 , 与谷 气 并 而 充 身 ( 者 ) 也 。”这 说 明 “真 气 ”是 由 先 天之 气 ( 天 气 、地气 、元气 )和后天 之 气 化合而成。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 直接相关,故真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宗气 ,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 气 和吸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