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1页
1/7
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2页
2/7
中华文化的勃兴_第3页
3/7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自学目标启示 ●知识要点跟踪 1.人物:①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 ②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 图1 图2 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 ●重点难点剖析 重点 (1)甲骨文 ①概念: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时间:商朝 ③地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屈原 ①时代: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 ②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③地位: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难点 (1)文字的演变 ①原始社会:“上古结绳而治”是我国文字起源的传说;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也只是起了搜集或整理原始文字的作用。 ②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商朝时期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③西周: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式样,这种文体称为“大篆”。从插图“马字的演变”,可见方形园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的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④战国: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历法 ①时代:相传4000多年前夏朝就有历法。今天农历,又叫“夏历”,说明它来源夏朝,商朝时逐渐完备。 ②成就: a.目前见到中国最早的历法是保存在甲骨文中的商朝历法,它是一种阴阳合历。一年分为 12个月,大月 30天,小月 29天,闰年加一个月。 b.节气: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由于24个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运动中的 24个大体固定位置,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所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学习方法商讨 1.示例: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今天汉字是从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 (2)怎样评价屈原? 2.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华文化的勃兴

小辰6+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资料和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