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调查与思考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集中反映了。农村科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农民的思想状况、精神风貌良好,文化涵养、科学素养、道德水准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而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渔农村乡风文明,这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形成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新渔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年年初至今,XX县区长涂镇新渔农村建设指导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就XX县区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其主要做法和推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一、XX县区推进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区创建过程中,XX县区党委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手段来繁荣、活跃和丰富渔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努力在渔农村塑造了“知荣辱、明礼仪、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其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积极推进渔农村社区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几年来,XX县区紧紧抓住创建XX市“海岛百花工程”、XX市渔农村小康社区的有利契机,大力完善和建设各种群众活动场所,为渔农村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截止*年底,全县渔农村新社区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76*平方米,主要载体为村级老年乐园,有31套健身路径安放在全县渔农村各个公园或广场中,成为群众乐于参与的露天活动阵地。如长涂镇政府投入40余万元资金建造了面积2000平方米的渔港文化广场,修建了长西和倭井潭两个休闲公园,为每个社区建造了门球场、安装了健身路径,建造戏台、社区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室,添置社区图书室的书籍,其中长西社区还建成了全市第一座人工草皮门球场,从硬件设置上充分保证了群众对多种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选择。第1页共9页(二)努力组建过硬的渔农村群众文体队伍。XX县区各级党政十分注重培养新农村、新社区渔农民的文艺骨干,建立起各种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大大增强了渔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至20*年底,全县各乡镇及渔农村以群众自发队伍为基础,建立起业余文体团队31支,大多数乡镇建立了1—3支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高亭镇的渔鼓秧歌、金钱铜棍队、渔歌号子队,岱东镇的男女舞龙队,长涂镇的老年丝竹乐队,衢山镇的心连心业余艺术团、花船队,秀山乡的小蜜蜂乐队和丝竹乐队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成为XX县区渔农村逢年过节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三)定期开展群众科普文化活动。全县各乡镇每年开展以展示海洋文化、海岛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5--6次,努力满足群众的需求。如长涂镇的“伏休社区一台戏”渔家乐系列活动,岱东镇的沙滩文艺活动,岱西镇的滩涂文体技能比赛,高亭镇的“渔丰杯”渔民系列文体活动,衢山镇的送文化下渔村、风筝、织网竞赛活动、秀山乡的生态旅游文化活动等,同时科技部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些都吸引了广大渔农民的广泛参与,活跃了渔农村文化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切实抓好农民科技文化道德素质的培训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广泛依托乡镇成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院、家长学校、老年协会等平台,积极打造学习型社区,建设学习型家庭。同时结合现代渔农民教育活动,着力抓好现代渔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劳动技能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创业本领的培训、科普知识和公民道德教育培训,帮助渔农民提高发展致富的本领,提高了渔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道德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人力基础。(五)着力加强渔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近年来,随着XX县区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凸显,一批大项目大工程相继落户本县,开发力度日益加大,由此也带来了许多发展中的矛盾,作为处于社会矛盾已经尖锐激化后的前沿阵地的渔农村社区,加强渔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该县结合新第2页共9页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