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及成效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应就地选择信息点和信息员,不仅方便服务本村农户,同时便于开展选拔、培训、组织、管理。XX市在“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中,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流程和管理体系(见附图)。信息员提供服务的场所设定为信息点,对信息点的定义是:以行政村为单位,一村设立一个“政务信息发布点”与一个“商务便民信息点”,满足村级信息发布和商务便民的需求。这些信息点必须符合一定的建设标准,即“六个一”标准:一个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固定场所(小卖部、医疗所、茶叶店、合作社等);一套信息网络设备(电脑+宽带+电话);一支草根物流配送队伍(信息员组建兼职/专职的村级配送队伍);一套可行的运营机制(遵循网络平台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一套服务制度(签署便民信息点加盟协议和服务承诺)。一名兼职或专职的信息人员(懂电脑操作,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为使信息点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为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其关键还在于信息员的经营。因此在信息员的的选拔中,也应有相应的考量:在业务水平方面,选择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电(下转第129页)脑操作基础者;在服务经营水平方面,选择自身具有较强经商理念,服务本村意识,思想活跃、乐与接受新知识和事物,具有一定的宣传销售能力者;在沟通交流方面,选择善于表达,乐于沟通者;在诚信方面,选择人际关系佳,在村里口碑较高者。信息员的高素质保障整个信息员队伍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因此不仅从信息员的基本素质入手,更要与时俱进地设立培训机制和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信息员在学习和发展中不掉队。在培训上,采用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甄选出的信息员掌握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定期深入农村一线针对信息员碰到的实际困难当场答疑解惑,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员队伍管理的规范化,明确信息员职责,在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中,还第1页共4页可以协同各级农口部门,统一数据库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统一信息收集发布标准、统一考核体系、统一培训标准、分级建库和管理。同市、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信息点考核指标,从信息点的硬件建设、信息员情况以及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开展情况等全方位考核,评选出的优秀信息点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考核指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设定:硬件配备:信息员在信息点的相关电子设备的维护情况;信息员综合素质: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情况、对网络平台的熟悉程度、对群众服务态度和质量;农村电子政务开展情况:信息员对村情概况、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栏目的信息录入及时完整性进行考评;农村电子商务开展情况:农家店基本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家店实现交易情况;农村社区服务开展情况:网络平台中其他模块的使用,交易额增加及工作创新点等。采用多效并举、双管齐下的管理方式,根据信息点考核标准,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在政府引导方面:由政府部门牵头,将农村信息员纳入农村“六大员”中进行管理,并从政府财政按照核定的标准予以发放补贴,作为信息员的电脑维护及电信宽带费用,为农村信息员的工作提供基本保障。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和协调,鼓励通讯公司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并为信息员提供优惠的信息资费套餐。农口、科技部门定期对信息员的工作进行考评,鼓励农村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在平台管理方面:与信息员签订工作协议书,明确信息员工作职责、责任要求及奖罚办法,根据信息员在发布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制定合理的绩效奖励细则与和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激发信息员的工作热情。适时对信息员队伍进行充实、更换和调整,确保信息员队伍的质量。在市场激励方面:信息员可通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收取适当的信息发布费;信息点根据买卖双方商定的价格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或按事先的约定收取一定的交易费作为信息员的收入。由于大多数的信息点设置在营业场所,因此在线上线下“农家店”的经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