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信用村评定制度为了营造农村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户、农业、农村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一、评定作用和意义创建信用村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农村合作金融部门和乡村组织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创建信用村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克服“惧贷”思想,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使农民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和工作作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优化农村道德、文化和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抑制农村高利借贷、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二、评定对象信用村评定对象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区内行政村。三、评定原则(一)贯彻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二)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四、评定条件信用村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村委会关心、支持信用社工作,积极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协助贷款发放、收回工作;(二)村委会的基本账户开在所辖信用社,资金通过信用社发生往来,不拖欠信用社债务;(三)村所辖贷款户诚实守信,无赖债逃债行为(含为他人担保的贷款能承担担保义务);(四)当年新增农户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95%以上;(五)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0%;第1页共2页(六)贷款利息收回率达到95%以上;(七)入股信用社社员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50%以上;(八)贷款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30%以上。五、信用村评定程序(一)成立信用村评定小组和评定委员会。评定小组由乡(镇)主管农业的领导、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等成员组成;评定委员会由县、区联社及其直接监管的人民银行有关人员组成;(二)村委会向所在地农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三)评定小组按照信用村评定条件,对申请村进行评定;(四)信用社将评定材料上报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由人民银行XX县区、区联社统一发给“信用村”牌匾和证书,并在新闻媒体公布;(五)“信用村”每年评定一次,评定后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取消资格,不再享受“信用村”优惠待遇。六、信用村的优惠政策经评定为信用村的农户贷款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一)资金优先安排。信用社每年优先安排信贷资金用于“信用村”的农户贷款;(二)农户贷款利率在信用社现行同类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优惠5%;(三)放宽授信额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可高于同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的30%;(四)进村上门放贷。农忙期间信用社安排人员和时间,进村上门集中放贷;(五)对专业户、多种经营户贷款需求,信用社优先安排调查;借款金额较大而又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的,可采取农民联保的方式发放;(六)信用社根据自身情况,对信用村的公益事业可提供适当赞助。七、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