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教的前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产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最近几年,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在规模、数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地方,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了“离农”教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农村职业学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从“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基本上转成为城市输送劳动力的“就业教育”。农村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逐渐萎缩、甚至停办,改办面向城市用工的机械、电子等专业。为城市输送劳动力成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的一项主要目标。二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前提下,农村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增加招生吸引力。他们把对口升学视为重中之重,并作为学校的日常主要工作任务来抓。致使很多专业设置只考虑到能否有利于升学,而忽视了为农服务的作用。三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需求增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增大。四是由于我国农村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和专业化进程较慢,一个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体系还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的需求和容量还不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功能萎缩的趋势,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得到根本扭转。五是职业教育长期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实训条件欠缺,一些专业没有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很多职业学校还停留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的阶段。而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这样的低水平农村职业教育怎能为“三农”服务呢。那么,农村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呢。前景如何呢。笔者通过收看“两会”专题,看到我们国家正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下大力度要把农村的职业教育做到真正为“三农”服务上来。第一,调整为农服务的思路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说。目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方向。农村职业教第1页共4页育必须要承担起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新农村建设者这两个战略任务。因此,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变以向大城市转移劳动力为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即农村职业教育要调整为农服务的思路,与当地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连成一体,以现代农业基地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主动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第二,大力加强对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由于我国农村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和专业化进程较慢,一个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体系还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的需求和容量还不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功能萎缩的趋势,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得到根本扭转。但现代的农业已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而是“农、工、贸”结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举协调的大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的同时,应该看到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兼业性的特点,大力加强对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非农收入份额,拓宽就业致富途径。第三,调整专业设置,做好发展规划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离农”专业教育发挥了较强作用,但对如何培养留在农村、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新型农民,如何使农民成为农业生产骨干发挥作用不足,即在农村职业学历教育中缺少种植、养殖等涉农方面的专业设置。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专业设置,做好发展规划。第四,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切实推动农村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委员们建议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培育新型农民的保障机制。借助目前乡镇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的契机,强化政府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统筹经费的功能,进一步整合教育部门、农业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科技部门以及扶贫办等在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改变过去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运作方式。在乡村层面上,依托现有的乡镇成人第2页共4页文化技术学校,引导其上挂专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