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一、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学习重点: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二、知识链接: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1527—1602 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 26 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 20 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 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 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 76 岁。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著书。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 1663 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被列为禁书。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数十种著作。唯物主义的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思想家,字而农,衡阳人。清军南下时,他曾在湖南衡山揭竿而起,举兵抗击。后为躲避清政府的缉拿,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于湘南各地。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主要贡献是在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维护中央集权,但主张限制君权。提倡“宽以养民”“轻自耕之赋,而佃耕者倍之”。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三、学习过程: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表格,了解明中后期至明清之际出现的四大反理学思想家。材料: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