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阳春白雪 (琵琶) 02.十面埋伏 (琵琶) 03.夕阳箫鼓 (琵琶) 04.高山流水 (古筝) 05.汉宫秋月 (二胡) 06.广陵散 (古琴) 07.梅花三弄 (笛子) 08.平沙落雁 (宋琴) 09.渔樵问答 (琴、箫) 10.胡茄十八拍 (古琴) 专辑介绍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 春江花月夜” 、“ 梅花三弄” 、“ 胡笳十八拍” 、“ 十面埋伏” 、“ 汉宫秋月” 、“ 广陵散” 、“ 阳春白雪” 、“ 渔樵问答” 、“ 平沙落雁”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1.高 山流山 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 巍巍乎志在高山” 和 “ 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 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乐曲简介: 《高山流水》取材于“ 伯牙鼓琴遇知音” , 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 《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朝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 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 滚、拂、绰、注” 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 七十二滚拂流水” ,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